张光曜,原名张钧,曾用名张修嘉,号石樵斋主。1982年6月生于河北唐山遵化。2005年拜入王中年先生门下,2014年入周逢俊先生工作室学习。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唐山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唐山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世界青年文明论坛书画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
2005——2007年就读于中华文化学院中国山水画研修院,追随王中年先生学习山水,徐湛先生学习花鸟,毕业后被特聘为该院画师。
2014——2015年进入周逢俊先生工作室学习诗境山水。
古人倡导“师造化”“师心”之绘画创作原则,今人因教育方式及绘画创作倡导的艺术宗旨与社会意义不同而与古人有别。张钧在创作上坚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追求绘画创作上的厚重、大气、深邃,在山水画、花鸟画上创作出独立面貌,取得成就,赢得赞许。读张钧画作,其独爱泼墨,喜欢水墨交融的绘画方式,以浓厚的写生气息变换风格突出意境美,彰显特色。笔、墨、彩营造出画面,将名山大川跃然纸上,在各个元素相结合中,将水与墨的集锦完美尽收眼底。通过简练概括的笔墨组织描绘山川河流,用笔在动和静之间表现意境美,将笔法与墨法相互渗透产生肌理感,增强画面的灵动自然。以形传神,形神兼备,雄浑激荡,颇具与天地融合之气魄。造型又似由石涛世界里来,笔姿又见梅清、金冬心辈,皴法以芝麻点为主流,层层叠叠地烘染,笔意自然、寒润,一股冷润之气大似渐江中来、瞿山中去,并且也使我想到吕潜、龚贤之间。画面寒森森的,每每见些青绿更是冷丽,即便是偶有几片红叶,亦因之分外冷艳,印章效应亦如此。所谓雅者看门道、见功力,俗者看气势、见形迹。张钧山水画作,中西合并,贯古通今,不一再的重韵轻形,亦不盲目的墨守成规回归传统,而是秉持中国绘画自身的逻辑,在民族性的张扬之中开辟新的意境。 李可染说过:“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就叫作意境。”营造意境是每一个画家在绘画创作中追求的目标,张钧具备娴熟的笔墨技巧,对大幅作品有很好的掌控能力。无论是山水画还是花鸟画创作,他都能将静的境界与动的笔墨恰如其分地交融在一起,静中欲动,动中有静,体现出一种具有生命感的气息,更有一种辽阔深远的精神境界。张钧作品中,天、人、山、水、花、鸟与精神世界成为和谐的统一体。山川、河流、云海、草木、花鸟,不再是物质的存在,而是一种艺术精神的符号。人即是山水,山水即是人;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佛陀。这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也是画者山水画带给我们的艺术境界。
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