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视频观看
情商,又称情绪智力,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20%依赖于智力因素,即智商水平的高低,其余80%依赖于非智力因素。其中,非智力因素中最关键的是“情绪智力因素”。
如果说智商更多地被用来预测一个人的学习成绩,那么情商则更多地被用于预测一个人能否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它更好地反映了个体的社会适应性。
情商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
1、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在一种情绪刚露头时就辨识出来的能力,也是情商的基础。自我意识的培养有赖于仔细聆听“躯体标志”,也就是潜藏在身体内层的感受。
2、自我激励
自我激励可以将一个人的兴趣、热情和自信等都调动起来,引发“整体效应”。
3、情绪控制
我们在生活中难免会出现好情绪和坏情绪,关键要看如何保持情绪的平衡。人在冲动时,可能会一时失去对情绪的控制。然而,一种情绪会延续多长时间,则取决于自己。
4、人际沟通
人际沟通在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中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越是善于体察别人交际信号背后的情绪,也就越能善于控制本人发出的信号。
5、挫折承受能力
一个人对失败的承受能力也是情商的一个重要内容。无论在工作、生活还是学习中,我们面临失败的机会总是比成功要多。乐观、豁达的人,常常能把失败归因为可以驾驭的因素,从每次失败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反之,消沉、萎靡的人则更容易把失败归因于不可控制的因素或素质性因素。
情商水平高的人,一般都具备出色的社交能力,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对事业较投人,为人正直,富于同情心,无论独处还是与他人相处,都能怡然自得。一个人是否具有较高的情商,和童年时期的教育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培养情商应从小开始。情商的形成一般是在婴幼儿时期,成熟于儿童和青少年阶段,它主要是在后天的人际交往中培养起来的,因此,家长们必须重视提高孩子的情商。
情商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一个有责任心的家长,一个有远见卓识的家长,在关心孩子智商教育的同时,更应该关心孩子的情商教育。那么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呢?
1、教育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
家长首先要引导孩子懂得哪些情绪是好的,哪些情绪是坏的。好的积极的情绪,如热情、欢快、乐观、友善等,容易被社会接受,应让它们自由地表现出来;而坏的、不好的消极情绪,如冷淡、抑郁、悲观、嫉妒等,不易被社会接受,则要对它们加以抑制和消除。同时,家长还要让孩子懂得如何在合适的场合表现合适的情绪,以便让孩子能自觉地掌握情绪,逐渐形成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是为人处世必须要遵循的原则。
2、注意孩子情感的细微变化
别看孩子年龄小,实际上他们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所以家长要多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要了解孩子的需求,如果是合理的、能够满足的,家长应该尽量予以满足;不合理的、不能满足的,则要向孩子说明为什么不能满足他的道理。千万不能不关心孩子的痛痒,也不能让孩子放任自流,更不能动辄训斥、打骂,压抑孩子的情感流露。相反,家长应让孩子的情感得到合理地流露和宣泄,并了解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需要解决的应及时进行解决。
3、家长要教会孩子独立,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待孩子的教育我们不能一味的惯孩子,而是有理有据的去教育,去培养。让孩子独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必要的。有利于孩子成长。
4、培养孩子的抗压抗挫折能力,让孩子有独自面对困难的勇气。抗压能力强的人,情商自然也不会低。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引导孩子该如何面对当下的困难,以后在遇到困难又该怎么做。
高情商成就孩子一生,希望家长们能学会这四招变身情商教育高手。您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欢迎您给我们留言。
本期主讲
胡大翠老师(丰南图书馆支部书记兼业务部主任)
●资深阅读推广人,丰图文学社社长,河頭書院主持人。有15年初中、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热爱阅读和写作,现为唐山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在各类报刊杂志撰写诗歌、散文100余篇。
●先后到社区、农村和全国各地学校巡回演讲100余场。由其主讲的《孔子的一生》《用成长型思维解读中国神话》《儿童注意力不集中阅读疗法干预》等公益讲座、《<中国游记>带你游遍千山万水》《孩子眼中的艺术世界——妙趣横生的中国名画》等线上讲座反响热烈,深受读者欢迎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