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

  • 市/州选择
  • 区/县选择
信息资讯
  • 信息资讯
  • 文化直播
  • 文旅活动
  • 场馆预订
  • 文化e课
  • 文旅品牌
  • 遗产保护
  • 文化团队
  • 活动信息
  • 艺术培训
  • 艺术演出
  • 艺术展览
  • 百强示范点
【展览】曹妃甸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文艺作品展(四十二)
活动时间: Wed Sep 15 00:00:00 GMT+08:00 2021-Wed Sep 15 00:00:00 GMT+08:00 2021   已结束
活动地点:线上
咨询电话:
主办单位:曹妃甸区文联


王民作品

 

泰山颂

登泰山之巅,看祖国山河之壮丽,意象超然,因写此句。


五岳之尊 声名远扬

雄踞齐鲁 威震四方 

吐纳风云 胸怀荡荡

通天接地 气宇轩昂

瀑泉山石 柔肠玉骨

丹崖翠壑 锦绣画廊

松涛云海 风光无限

圣人故里 礼乐之邦

久慕泰山 为之神往

今日登临 夙愿终偿

心旌激荡 令人遐想

民之魂魄 国之脊梁

不屈不挠 奋发图强

中华精神 地久天长

 

红船颂----献给建党百年华诞

 

夫红船者,嘉兴南湖之上一艘小船也。乃中共“一大”之会场,成吾党诞生之摇篮;为传播马列之圣地,实民族希望之发端。遥忆当年,惟夫斯船,于焉南湖烟雨,聚集绝代英贤。商晤千秋大计,指点万里江山。传马列之火种,化曙光而辟路;拯苍生于水火,挽民族于危难。自此,红船似剑,斩浪向前。穿乌云而撕迷障,越险滩而破冰坚。历百载风雨,使命犹在;经一世春秋,初心如磐。排除千难万险,驶向胜利彼岸。嗟乎!红船虽小,然造就千万大党;火种虽微,却势成燎原烈焰。百年之后,华夏兴焉;民族崛起,地覆天翻。噫吁!顾南湖而忆沧桑,瞻红船而思奋斗。叹烟波之浩淼,觉任重之道远。惟传承红船精神,韬励进取之志,永葆党的先进性,方不负使命,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定能实现矣!

 

纪念建党百年赋

 

泱泱华夏,礼乐之邦。

文明赓续,历史绵长。

究其发韧,赫赫煌煌!  

 

远溯上古,太昊伏羲肇人文之先,炎帝神农播五谷之方。尧舜开盛世功德天下;禹治水立夏建立家邦。圣贤孔孟,行忠孝仁义之道;先哲老庄,参天地宇宙洪荒。秦皇开郡,纳华夏之版图,固大国之金汤;汉武拓疆,收诸侯之封地,平叛乱以四方。唐宗宋祖,大国名扬;金元明清,中外交往。况乃炎黄后裔,俗尚节俭而劬勤,性崇敦厚而自强。更兼品类物盛,山川形胜,故我中华荣列世界四大古国之金榜,无愧东方文明圣地之荣光。

时入近代,鹏举龙骧。振秦汉之雄风,秉大唐之气象。虎门一炬,林则徐不避英夷,树我国威;于斯民不畏势豪,何惧强梁?然至清末,清满王朝,积弱积贫。大清帝国难敌列强船坚炮利,大刀长矛弱于西番火药洋枪。悲夫!割地赔银,民族蒙辱;痛哉!列强暴虐,黎庶遭殃。当此时也,志士仁人扼腕痛怀,毁家纾难;拯苍生而求索,挽民族以救亡。幸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传来马列主义到东方。

遥忆中共一大,群龙聚首。晤商大计于一室之内,诞生政党于一舟之中。自此,红船启碇,华夏觉醒;锤镰展帜,指引航向。

犹铭记,南昌起义,唤起工农,星火势成燎原;三湾改编,定规立章,支部建在连队。井冈山上,旌旗漫卷,创伟业于僻壤;万里长征,艰苦卓绝,红军盖世无双。遵义会议,毛公力挽狂澜,救红军于危难;延安窑洞,领袖运筹帷幄,油灯终放光芒。

最难忘,八年抗战,攘外逐寇,烽火熊熊;三大战役,车轮滚滚,捷报频频。千军横扫穷寇,万船飞渡大江。旧王朝覆灭钟山,乾坤骤变;新中国诞生东方,世界震撼。从此,华夏睡龙复醒,神州日月重光!嗟乎!廿又八年,吾党披肝沥胆,深孚众望;带领人民,创造辉煌。

堪欣慰,新生中国,人民翻身当家作主,九州一统屹立东方。千载忧患即刻扫,百年屈辱一旦抛。山河换貌,欣欣向荣;沉疴顿愈,蒸蒸日上。清剿残匪,保卫人民安无恙;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艰苦奋斗,根治一穷二白;自力更生,成功两弹一星。

至若改革开放,春风浩荡。宏猷大展,开启新章。吾党执政为民,国臻大治;以人为本,冀以小康。港澳回归慈母,终结民族耻辱;台海实现三通,重抒骨肉情殇。

迈进新时代,长征接力,奋发图强,自有英才济济;百年圆梦,事业兴旺,赢得中华堂堂。九天揽月非神话,五洋捉鳖成现实。一带一路,中国方案;人类减贫,世界典范。攻坚克难,斩新冠于当下;众志成城,降妖魔于城乡……虽历经百载,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诚中流之砥柱,乃民族之脊梁。故油然慨叹:惟吾党之领导,才能救中国;惟吾党之英明,方能兴华邦!爰歌曰:

百载风雨兮,铸就辉煌;千般磨砺兮,淬炼成钢;丰功伟绩兮,光耀万代;继往开来兮,再续华章!

 

落潮湾赋

 

夫落潮湾者,今唐山市曹妃甸区第十一农场湿地也。

昔之水乡泽国,芦荡茫茫;潮汐涨落,碧水泱泱。位双龙河之畔,处“七十二面灶”之阳。地壤腴沃,禽鸟栖息;纵横港汊,交错泾浜。抗战时期,“老五区”点燃革命火种,势成燎原;芦苇荡里,八路军演绎杀敌传奇,威震四方。是时也,享模范根据地之誉;后来也,有“北方沙家浜”之称。

 忆昔斯地,诚谓天造地设,世间苑阆。阳春三月,蒹葭苍苍;柳堤闻浪,芦蒲芬芳。夏荷映日,荇青菱黄;鸭雁遍地,鸥鹭集翔。秋水潺潺,波光粼粼;柔橹咿呀,渔曲悠扬。更兼稻浪翻,芦花放。冬则苇帐尽染,绒花如霜……四时之景,呈风韵而迥殊,蕴内涵而独异。

 遥想当年,倭寇进犯,满目焦土,遍地火光。铁蹄踏躏,奸淫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日伪勾结,围剿抗日军民丧尽天良!然我将士誓死抵抗,人民群众支援前方。辟芦荡以战场,转伤员而藏身;之葬地;道道苇宫,为日伪缚身之兽网。村若壁垒,湾似金汤,直以壮士平安,伤员无恙……悠悠芦荡,传将士英勇奋战之佳话;座座村庄,书民众舍生取义之篇章!

于今,稻谷又香,芦花齐放。但观昔之景象,似乎无存。虽烽烟已远,然综其风物,考其人文,于江山则锦绣也,于民族则刚毅也,于精神则坚韧也,于情怀则深淳也,更则位卑未敢忘忧国也!故曰:不囿于美景之欣赏,而在于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弘扬革命传统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华圆梦,民族复兴。扬其威而振其声,能不光大此红色基因乎?

参与评论 
热门推荐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