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路南文化底蕴,路南区图书馆精心策划举办《道在瓦甓 金石长存》——庆祝建党100周年路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拓片展览,呈现其所承载的艺术魅力和史料价值。
作者介绍
吴兴洲,字诗远,号净兰斋主人,满族,祖籍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1984年11月30日生人,河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唐山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丰南区美术家协会会员、路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1998年拜师于丰南美协主席、国家一级画师李印启先生,2018年拜师于35吨古砖收藏名家、古砖砚雕刻创始人——苑贵珉先生,继承和发展古砖砚雕刻技艺,古代以建筑为最初功能的古砖,经过千年洗礼,历史轮回的变迁,高古淳朴,既有欣赏价值又有考古功能。宋以后金石学兴起,嗜砖者甚众。师父苑贵珉以汉魏六朝古砖为载体,以匪夷所思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不断总结,潜心推敲,创造性的将商周青铜礼器、玉器、铜镜、佛像等元素纳入砖砚雕刻,逐步形成了以“贵珉十八式”为核心的古砖砚雕刻艺术体系。
扩展阅读
带有铭文的古砖分纪年砖、吉语砖两大类,砖铭书体为汉隶、八分书、汉篆、吴悬针篆、楷书等,砖铭书体各异,形式多样,不仅反映了所处时期的书法形式,也折射出汉隶书与汉篆体结合,汉隶与楷书的演变过程。纪年砖不但记录了汉代以后各个历史不同时期的年号,而且还反映出历史资料书上无处查询的年号(东汉时期的永延元年,三国时期的文兴一年),它还能折射出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是最为珍贵的实物佐证资料。
拓片是从原物直接打印下来的,大小和形状与原物相同,是一种科学记录的好办法。除了有凹凸纹饰的器物外,甲骨文字、铜器铭文、碑刻、墓志铭、古钱币、古砖、画像砖、瓦当、画像石等,都广泛使用这种办法记录。
拓片是记录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凡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民俗、文学、艺术、科技、建筑等都可以从中找到有益的材料。金石传拓作为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技艺,它的发展历史就是民族传统技艺生动的创新史,伴随着金石学和书画艺术的发展,金石传拓艺术已经成为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经典,在国家日益倡导文化繁荣发展的今天,金石传拓艺术一定能焕发出更为绚丽多姿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