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古诗故事》是一本幼儿古诗启蒙书籍,也是一本了解古诗文化的通俗读本。全书通过一位妈妈给孩子讲故事的形式,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启蒙教育。全书分为七章,选取了包括咏物诗、田园诗、感怀诗、边塞诗在内的七十七首古诗,基本涵盖了小学课标古诗及部分中学课标古诗,汇集了从前秦一直到明清时代数千年间流传下来的脍炙人口的经典古诗,每首古诗均附有原文、注释、知识拓展以及作者所绘的童趣插画。这些故事均来自于有据可查的诗人生平、历史典故和文化常识,既可以当作幼儿睡前故事,也可以当作成人深入了解古诗背景的初级读本。本书文笔细腻优美,剖析精彩到位,观点独到精辟,将带给读者一场酣畅淋漓的迷醉。
下面我们摘选这本书中的一个故事来和大家做分享。有一首诗让诗仙李白都自愧不如,它就是在最新的唐诗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的崔颢的《黄鹤楼》。
有一回,唐朝诗人崔颢去黄鹤楼游玩,看到那里风景优美就诗兴大发,写了一首《黄鹤楼》题在了楼上的墙壁之上: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中写到仙人坐着黄鹤飞走了,这地方就只剩下了一座黄鹤楼。乘着黄鹤飞走的神仙再也没有回到过这里,千百年来就只有天上的白云依然飘飘悠悠。黄鹤楼外的风景很美,太阳照在汉江平原上,视线非常好,连下面的大树一棵一棵都看得非常清楚,江中那座叫鹦鹉洲的小岛遍地绿草野花,非常漂亮。不一会,夕阳西下,诗人望着远方开始思念家乡,江上层层迷雾遮住了视线,根本看不见远处的家乡。
关于鹦鹉洲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三国时期有一位特别有才华的人叫祢衡,他是当时江夏太守黄祖的秘书。祢衡和黄祖的儿子黄射非常要好,两个人常常在一起饮酒作诗。
那个时候,长江中间有一座江心洲,洲上一片荒芜,杂草丛生,有很多野兔出没。有一天,黄射就邀请祢衡一起到江心洲上去打猎。打完了猎,黄射就在沙洲上开起了宴会。
大家都开心地喝酒吃肉,有人就把一只羽毛碧绿的红嘴鹦鹉献给了黄射,黄射十分高兴,又将鹦鹉送给祢衡。他说:“这只鹦鹉我转送给你,但是你一定要写一篇咏鹦鹉的文章,让我们今天参加宴会的人好好欣赏一番。”称衡是个有名的才子,一篇小小的文章根本难不倒他,他提笔一挥,很快就写好了一篇文章《鹦鹉赋》。
后来,祢衡因为跟黄祖大吵了一架,被黄祖杀死了。黄射把他埋葬在江心洲上。祢衡死后,那只鹦鹉也彻夜哀鸣,死在墓前了,人们就把鹦鹉也一同葬在洲上。从此,这座江心洲就被人起了个动听的名字叫鹦鹉洲。
崔颢写这首《黄鹤楼》的时候,李白还在四川呢。后来,李白从四川出来,到全国各地去旅游的时候,也来到了著名的黄鹤楼。李白登上黄鹤楼,从楼上向远处眺望,风景简直美极了,心中想着:这样的美景我这个大才子不写一首诗怎么行呢?他就一边继续爬楼一边在脑子里开始作诗了,等到了顶层他拿出笔刚准备写,就一眼瞥见了墙壁上题写的那首崔颢的《黄鹤楼》。李白搁下笔,读起崔颢的诗,读完以后连连称道:“绝妙!绝妙!这可真是一首好诗啊!”一面称赞一面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眼前有如此的美景我却写不了诗,因为崔颢这首诗已经写得如此棒了,我再怎么写也写不出来比他更好的了,于是李白收起笔转身便离开了黄鹤楼。
后来,李白旅游到了金陵,就是南京的凤凰台,他又想起了崔颢的那首《黄鹤楼》。心中不太服气:在黄鹤楼的时候,好诗都被崔颢写了,我只能认输了。现在我一定要写一首给世人看看,我李白可不比你崔颢差。于是李白就写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读完这首诗,大家就会发现,它居然和崔颢的《黄鹤楼》在句式上一模一样:崔颢说黄鹤没了只剩下黄鹤楼,李白就说风凰没了只剩下凤凰台;崔颢说鹦鹉洲,李白就说白鹭洲;崔颢最后说想念家乡了,李白就说想念长安了;崔颢说江上有雾看不见家乡,李白就说云彩遮住了阳光看不到长安。
也许李白就是想借这首诗来告诉崔颢:我当初可不是认输了,而是因为黄鹤楼就那些景色,都被你写完了,你只不过先我一步而已,换另一个地方,我也能写出跟你的《黄鹤楼》一样棒的诗来。
听故事,学古诗,更多精彩故事和古诗讲解,欢迎小朋友和家长们阅读原著《给孩子的古诗故事》。
*故事内容节选自公众号“安宝儿妈妈”(anbaoermama)
本期主讲
胡大翠老师(丰南图书馆支部书记兼业务部主任)
●资深阅读推广人,丰图文学社社长,河頭書院主持人。有15年初中、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热爱阅读和写作,现为唐山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在各类报刊杂志撰写诗歌、散文100余篇。
●先后到社区、农村和全国各地学校巡回演讲100余场。由其主讲的《孔子的一生》《用成长型思维解读中国神话》《儿童注意力不集中阅读疗法干预》等公益讲座、《孩子成功的捷径——阅读,和孩子一起开启书香暑假 》、《期末考试后如何让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等线上讲座反响热烈,深受读者欢迎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