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方
政协唐山市委员会办公室
展览时间
开幕式时间:2020年11月19日下午15:30
展览地点
唐山政协文史馆
(西山道9号市政协院内第三排综合楼2楼文史馆展厅)
参展艺术家
乔文科
号老桥,1937年10月生于山西昔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历任唐山市美协五届、六届主席。1962年天津美院毕业,是年到唐山河北轻工业学校(现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美术专业任教。主要教授中国人物画,教学40年,桃李众多。艺术创作颇丰,出版发表诸多中国画、工笔年画、连环画、壁画等作品。主题性代表作入选全国第五届、第六届、第十二届美术作品大展,并荣获多种奖项,部分作品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个人专著《钟馗与钟馗画法》一书。
张佗
字怡然,号白衣卿相。祖籍辽宁,河北唐山人。上世纪60年代受业于一代文人,著名书画家、古琴家李浴星先生。
书法崇尚帖学,一生以右军为师,王绎为宾,米芾、祝枝山为友。性情质朴,学养深厚。曾于全国各地国家级,省、市级报刋发表各类文化散文、诗词数百篇(首)。有专著文集《闲窗听雨》问世。故书法深蕴书卷气息。书以传统为圭臬,法度森严。步武前贤,不屑时俗。书风律醇而韵厚。书中尽溢四品:人格、才情、学问、思想。为传统文人正脉翰墨。又书学底蕴深厚。门下各年龄段门生、学生应以千数为计。入室而成就显著者,亦应在数十人之众。
石林田
1941年出生于河北丰润,现为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山水画研究会员,唐山市山水画研究会副会长,华北联合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作品《春暖》、《迎客松》、《赤壁怀古》赴意大利、波兰、日本展出,《雾灵山高图》入选全国工笔重彩展,《新唐山》获河北省展三等奖。《江南山水》由唐山市政府作国礼送日本酒田市议会。被中国现代文学艺术部授予“世界铜牌艺术家”称号,有画册《石林田画集》、《情系自然》问世。
崔德喜
字墨千,号心斋,1941年8月出生于河北唐山。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北省陶瓷美术一级大师。自幼爱好美术,中学时曾受教于王竹庵先生,青年时代拜在国画家宣道平先生门下,学习国画。自1960年开始从事专业美术工作,包括美术宣传、陶瓷美术设计、绘画创作、美术教学等。实践广泛,阅历丰富,多篇论文在专业书刊、杂志、报纸发表,国画作品被收入多种版本的画集,部分作品在国外展出,尤其是在对唐山釉上彩陶瓷壁画的开发、创制、成长、发展中做出过极大的努力。
杨桂林
唐山人,1943年出生在陶瓷美术大师家庭。在其父杨印斋的艺术熏陶下,耳濡目染,从小酷爱艺术。1961年在河北美术学院(今天津美术学院)师从花鸟画大家张其翼、孙其峰、溥佐,专修中国画花鸟画。同时,也受到了老一辈画家李鹤筹、李智超、刘君礼等先生的教导,为艺术生涯打下坚固基础。几十年来,由于工作之便,游历名川大山,兴趣广泛,结实了众多艺术界前辈和画家朋友,受益匪浅。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获奖,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葛继慧
1946年出生,河北唐山人。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1968年毕业于河北轻工学校美术专业,现为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唐山大学客座教授。早年从师果树邨先生,主攻山水画,由继承传统入手,宋、元、明、清诸家无不涉猎,后深入大自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逐渐形成个人风格。
1991年,中国画研究院为其举办了个人画展,作品《武都行》、《参差十万人家》被中国画研究院收藏;荣获“1993全国教师书画展”一等奖,同年《国画家》杂志专题介绍其作品;荣获1996年“华夏之魂—长城颂国际美术大赛”银牌奖;作品《山路》入选“1995中日友好美术交流展”,并在日本《朝日新闻》发表;1999年巨幅作品《山高水长图》入选《天安门世纪珍藏》大型画册;2000年出版《葛继慧画集》;2006年参加在香港大会堂的“著名画家刘玉山、葛继慧作品联展”;2010出版《中国美术家—葛继慧》画集。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等多家新闻媒体都对他做过专题介绍或发表过其作品。名字被列入《当代中国美术家词典》。
杨俊起
字大鹊,号大城山人,生于1947年2月,祖籍天津宝坻。自幼秉承家训,酷爱音乐和美术,学生时代受冀东书画名家董健生先生的影响和果树邨先生的教诲。1964年投笔从戎,报考军队艺术学校,贡职于北京军区政治部专业文化团体。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调到军区炮兵第五师搞基层文化工作,曾多次组织并参加军队系统的美展。这一期间曾受天津顾祝君、邵文锦和乐亭的贾克里诸位名家的指教。八十年代初卸甲归乡,到唐山政协研究室工作。退休后,做了十年美展工作。从小习练书法,现为省书协会员,曾受教于蔡允、张佗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