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图讲座 | 不会写作文怎么办?——跟曹文轩学写作
大多数学生很怕写作文,一提到作文写不好,首先怀疑一点:是不是因为没有生活?不要总怀疑自己没有生活,你既然是个有血有肉的大活人,怎么会没有生活呢?难道你没有发现,你就在生活之中吗?
你写作的最大的财富就是你自己,你要坚持用你的眼睛观察生活,用你的感觉体验生活,用你的思想审视生活,这些就是你现在写作文,以后当作家的最宝贵的财富。如果你的作文写不好,可能是因为你没有仔细打量,仔细揣摩这个世界。世界非常奇妙,它的丰富之处、它的美妙之处,是要通过你的凝视然后才向你展示的。我们必须熟悉生活,至少熟悉自己写作中的主人公的生活。积累素材、观察生活,都是写作中很重要的要素。曹文轩熟悉南方水乡的生活,所以他才能随心所欲地描写出和水乡有关的小说。生活中许多很小的细节,都蕴藏着大善大美。如果能升华为文学作品,必然会影响很多人。比如鲁迅的《一件小事》,其中的小事小得不能再小了。朱自清的《背影》,其中的父亲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但是,它们却成了脍炙人口的佳作。
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需要一双慧眼,那么如何练就一双慧眼呢?曹文轩老师说,“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以契诃夫的小说《草原》为例,曹文轩在阅读时,读到“从天空飞过来三只鹬”,他会心一笑,拿出笔,在下面画了一条线。你是不是在想,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句子啊,值得画线吗?在这个看似简单的句子背后藏着的是一颗非常细腻的心灵。当有几只鸟从天空飞过的时候,契诃夫把鸟数了一遍:一只、两只、三只。后面还有更精彩的,契诃夫在后面写道,“过了一会儿,那先前的三只鹬又飞回来了”。这里的关键词是什么?“先前”。天空是那么大,鸟是那么多,契诃夫为什么一口咬定,这三只鹬就是刚才那三只?一定是他非常仔细的辨认过。
写作的灵感从哪里来?灵感就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的突然爆发。只有读书才能获得灵感。阅读是一把弓,写作是一支箭,弓的力量越大,箭就射得越远。阅读生态要保持平衡,不能只读一类书,而把其他书忘记了。读书要读有文脉的书。你在看一本书时,边上放一本笔记本,如果你觉得这本书里头没有什么好词、好句、好段值得你抄到笔记本上来,这本书就没有什么阅读的价值了。文学就像一个人在吞咽什么东西一样。孩子很小的时候,没牙齿的时候,就喜欢吃糖。长出牙齿之后,就喜欢一些耐嚼的食物。文学的本质是不同的。有的作品是糖,有的作品是快餐,而能够流传于世的,一般都是耐嚼的作品,因为它们营养丰富,有内涵、有价值、有意义。
塑造人物要注意什么呢?要让人物丰满起来,要有立体感,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尤其要注意人物的丰富性。这种丰富性应该从人物的许多层面去解析,比如心理方面、情感方面、精神方面。文学作品和运动场上的跳高运动员一样,你得不停地提高标尺的高度。主人公跨越一个高度,必然要向下一个高度进行冲刺。在写作中,人物的形象,人物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塑造他们,就要看一个作者的艺术技巧和观察能力了。这种观察不仅是表面的观察,还包括心灵的洞察。曹文轩是个很善于描写人物的作家,他之所以把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入木三分,是因为其中深深地浸透着他的美学思想,即“悲悯情怀”。
叙述故事一定要讲究逻辑性,就像人走路一样,一步一步地走,由慢到快地走,然后飞快,到最后再慢下来。人物的性格、情感、心理的变化,主人公的命运也都是这样。曹文轩写作有个很大的特点,他从来不喜欢平铺直叙,好比建造台阶,别人可能建造十二级台阶就可以了,但他必须要建造十三级。写作就像盖楼房,要打好地基,地基越扎实,越宽广,楼会盖得越高。这个高就像战场上士兵们要占领的制高点一样。塔尖和制高点都可以俯视文字的士兵,它们也是这些文字士兵的统帅。这个高,还有另一种意思:立意要髙。
借鉴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说任何一部作品中都有经典作品的影子。有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会抄不会抄。这里的“抄”,并不是抄袭的意思,而是借鉴的意思。会“抄”,就是那种“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借鉴。希望大家也能从曹文轩老师的作品中,获得这样的借鉴。当然,要获得写作借鉴的前提,就是在阅读的时候,要认真思考,比如:这篇作品是怎样叙述故事的?是怎样刻画人物的?只有这样的学思结合,才能学有所得。
本场讲座参考了《曹文轩教你学写作》以及《曹文轩小说阅读与鉴赏》系列书籍,这些书非常适合老师教学,也适合想学习写作的学生们阅读,在此推荐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