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故事·学育儿》系列讲座专题三:如何让孩子在爱中健康成长
《我想要爱》绘本原文:
当我有爱的时候,我仿佛长出了美丽的翅膀,在星星中间,在天空飞翔。
当我有爱的时候,我会觉得又安全又温暖,好像裹着棉花和羊毛的云朵毯。
当我有爱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好帅好酷好特别哦。
爱就是——小伙伴用胳膊环绕我的肩膀,告诉我他多么喜欢和我成为好朋友。
爱就是——小狗亲亲舔舔我,麻酥酥、甜丝丝……
爱就是——晚上妈妈或者爸爸抱我去小床上,轻轻说:“我爱你,亲爱的毛毛兔。”
爱会让我觉得自己好强大,即使遇到困难,也相信自己的力量可以战胜它。
当我有爱的时候,我的快乐可以高高飞翔,我的自信也长出了大大的翅膀。
爱让我明白一个道理,爱他人还要爱你自己,更重要的是学会分享。分享爱,其实是多么简单容易!
我喜欢爱和被爱着,亲爱的,你呢?
绘本解读与家教启示:
绘本《我想要爱》像一首唯美的小诗,生动的描画了有爱相伴的美好境界。读完绘本,我们的心还久久地沉浸在那愉悦、美好的境界中。在绘本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爱带给孩子的安全、温暖、力量,爱让孩子的心灵快乐地飞翔。
爱到底是什么呢?对于孩子来说爱很简单,它可以是一顿美食,也可以是爸爸妈妈温暖的拥抱、甜甜的吻……让孩子从这些生活的细节中学会去感受爱,正是这部绘本的创作目的之一。在和孩子读这部绘本时,家长可以启发孩子思考,在生活中他感受到的爱是什么?
每个人都愿意被别人爱着,因为被爱的感觉很美好。让孩子找找绘本中是如何描述这种被爱的感觉的,再问问孩子,被爱时,他有什么感受?
爱的伟大正在于,爱是相互的,爱是包容的,爱是在传递中不断发展壮大的。让孩子学会分享爱,他才能获得更多的爱,并爱上这个美好的世界。所以,读了这部绘本,一定要和孩子聊聊怎样去分享爱。
父母的这些启发思考其实就是在拨动孩子爱的心弦,激活孩子对爱的渴望和追求,释放他们最美好的情感。学会感受爱,学会分享爱,孩子也就具有了爱的能力。爱的感受能使孩子产生归属感、温暖及安全感,爱是滋养孩子生命的阳光、雨露。“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在爱中成长,孩子会建立健康良好的自尊意识,会把爱变成信心、理解和行动。
给孩子爱的教育和陪伴,是父母的责任,而爱也是需要智慧的,父母应该如何让孩子在爱中健康成长呢?
策略一:营造充满爱的家庭氛围,带给孩子成长的正能量。
世界上最好的家教就是爸爸爱妈妈,生活在充满爱的家庭中,孩子会特别幸福。父母要努力营造充满爱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相亲相爱,让爱在家中流动起来。父母除了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更要关注孩子的精神需求、情感需求。爱是生命的火焰,温馨和谐、充满爱的正能量的家庭氛围,能够给孩子充足的心理营养,使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积极向上的态度,阳光开朗的性格。
父母也要善于营造美好的亲子时光,和孩子一起打扫卫生、整理玩具和学习用具……这既是一种美好的亲子体验,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增进了亲子情感。
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父母要细致入微,要关照到孩子情绪的小波动,要清楚是什么激发了孩子内心的波动。当孩子情绪不稳定时,父母一定要有耐心,以轻松的心态面对,可以尝试和孩子进行幽默的对话,用幽默化解矛盾,缓解紧张气氛。父母的情绪很容易感染到孩子,千万不要让父母的坏情绪影响了孩子的心情。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爱的需求,帮助孩子顺利完成自我塑造,并由此获得快乐。做一个充满爱心和智慧的父母,应该在家庭中培植爱的土壤,让孩子在爱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策略二:培养家庭爱的仪式感,为孩子的幸福生活奠基。
仪式感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需要仪式感,家庭中爱的表达也需要仪式感。家庭仪式感是家庭成员赋予某个时刻的特殊意义,是对生活的重视,是对生命意义的珍视。
《小王子》一书中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心理专家曾说过,正常的身心成长需要一定的仪式感,仪式其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暗示自己必须要认真地去对待这件事。研究表明,参与家庭仪式可以改善孩子的整体健康状况,挖掘孩子大脑的非语言能力,并为孩子提供比语言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家庭仪式感不仅可以增进家人之间的情感连接,还可以提升孩子的幸福层次,在孩子成长过程留下闪光的回忆,并且让孩子对未来充满期待与憧憬。
家庭仪式不同于重大集会或社交场合的仪式,不必有太多物质的堆砌和繁琐的过程,家庭仪式具有更温馨的家庭氛围,更自由的表达形式。可以是生日晚宴、周末家庭聚会、暑假家庭旅行等;还可以和重要的节日相结合,举行相应的家庭活动,比如植树节和孩子一起植树;还可以是每日特定时间的仪式,比如晚饭后的亲子共读仪式,入睡前的互道“晚安”仪式等。只要是用心对待,不管多简单的仪式,都是值得珍惜与怀念的。
策略三:适度的爱才是最好的爱,别让溺爱毁了孩子。
给孩子爱和自由的环境,是教育的根本。但是不能无条件地溺爱孩子,不能纵容孩子去做坏事,孩子的坏习惯,家长应该制止。
很多父母习惯把礼物和溺爱当成爱,对所有的孩子来说,他们更希望父母多花点时间来陪陪自己。给孩子一个拥抱,一个微笑,一个鼓励,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心与耐心,尤其是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这才是爱的真谛。
爱是美德的种子,感谢是爱心的第一步,在家庭中培养孩子感恩的心、分享的美德,孩子才会健康快乐地成长,并且更好的融入社会,把爱分享给他人。毁掉一个孩子的恰恰是家长的溺爱,溺爱让孩子变得目中无人、自私自大、不懂回报。
一切痛苦都可以用爱的良药去疗愈,一切奇迹都可以用爱的期待去创造,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打开爱的心门,用爱去拥抱这美好的世界吧!
推荐阅读与爱有关的绘本:
《爱心树》
《猜猜我有多爱你》
《我和妈妈》
《永远爱你》
《我们是一家人》
《快乐爸爸》
《亲爱的鳄鱼爸爸》
《甜蜜的一家人》
《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
《一直爱你 永远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