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在今天,《诗经》依然是孩子们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的宝贵读物。
两千年来《诗经》一直影响着中国的文学与生活,一些我们很熟悉的诗句与成语,都出自《诗经》。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见其一未见其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桃之夭夭”
“报李投桃”
“斤斤计较”
“暴虎冯河”
“寿比南山”
……
了解《诗经》除了可以提高孩子的文学素养和审美品位,还会大大增加孩子的词汇丰富程度,学会更高级的用语,实用又优雅。
那么,如何让孩子学习《诗经》?如何解锁《诗经》中蕴含的人文密码,提升孩子的语文水平?如何帮助孩子从《诗经》中汲取中正平和、温柔敦厚的养分,涵养品性、提升修养?
《诗经》知多少?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收入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
汉以前被称为 《诗》或 《诗三百》。
内容:风、雅、颂
手法:赋、比、兴
形式:四言为主,重章反复
八百里秦川与《诗经》
黄河中游,孕育一片广袤的平原——八百里秦川。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故地。又称陕西关中平原,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古代称“关中”。号称“天下粮仓”,是周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也是《诗经》的摇篮。
孔子与《诗》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诗经中的“ 硕人”
硕人其颀(qí),衣(yì)锦褧(jiǒng)衣。——《诗经 · 卫风 · 硕人》
硕人俣俣(yǔ),公庭万舞。——《诗经 · 邶(bèi)风 · 简兮》
诗经中的“ 君子”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 · 郑风 · 风雨》
社会黑暗前途艰难,鸡鸣象征君子不改其节 。徐悲鸿抗日战争爆发前,创作画作《风雨鸡鸣》。
恺悌君子,民之父母。——《诗经 · 大雅·泂(jiǒng)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