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图讲座 | 科技周走进亲子科普云课堂,了解奇妙的植物世界
(附名家讲座《互联网大脑如何影响科技未来》)
小朋友们,你听说过“科技周”吗?“科技周”全称为“科技活动周”,是中国政府于2001年批准设立的大规模群众性科学技术活动。自2001年起,每年5月的第三周为科技活动周。今年的科技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奇妙的植物世界吧!
小朋友,你们知道植物有没有牙齿吗?植物能讲话吗?它们怎么和同伴传递信息?植物也会哭会笑吗?孩子们最爱问为什么,在孩子们的小脑袋里,总有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问题,充满童趣,有时候却令大人们难以解答。这是智慧的初命题,是对孩子们进行科学启蒙的最好时机!
走进植物世界,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植物的独特“语言”。植物没有嘴,不能像人类一样讲话。但是当有危险的食草性动物出现在附近时,一些植物会释放一种特别的香气,风将这种香气带到其他植物那里警告它们“敌人”在靠近,这就是植物独特的语言。比如柳树、桉树在遭到虫害的时候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别的树木接到信息后就会产生毒素,共同抵御虫害。
在北美洲有一种刺槐树,它的叶片是长颈鹿和麋鹿的最爱。最早被啃食的树会发出一种特殊的香气将受侵袭的情况“报告”给其他同伴。得到“消息”的刺槐树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分泌一种有毒的液汁,使啃食其叶片的动物感到不适而停止啃食。也就是说第一棵被啃食叶片的刺槐树向周围的同伴们传了“话”!而它的同伴,也接受到了第一棵树的“传话”,并且正确理解了它的意思并及时做出了反应。所以,它们之间进行了一次成功地信息交流。
树也有喜怒哀乐的情感吗?你知道树也会“哭”吗?有些树受伤后,例如遭到砍伐后,会从伤口处流出一些黏黏的液体,就像我们哭泣的时候脸上挂着的泪珠一样,我们把这种液体称为树脂。
过一段时间后,树脂会慢慢变硬,将树的伤口粘住,使其愈合。树脂管对于树木相当于血管对于人体,树脂更像人体内的血液。每棵树的树脂都与其他树不同,因此,每棵树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气味。
有些植物特别聪明,它们会伪装成坚硬的石头的样子,你看见过“石头”开花吗?这其实是有生命的石头,叫做“生石花”。那些躺在砾石中的小石头其实是生石花的叶子,两片对生叶叶肉肥厚,顶面色彩和花纹各异,外形很像卵石。生石花犹如给沙漠盖上了巨大的花毯,正是因为成功的模拟了石头的形态,才骗过了食草动物们,让生石花得以繁衍至今,成了植物界的独特景观。
你知道花中之王是什么吗?在我国,牡丹是最负盛名的“花王”。牡丹有各种颜色,红牡丹、紫牡丹、白牡丹、黄牡丹、还有罕见的黑牡丹、绿牡丹。它们不仅颜色鲜艳,而且花型很大,花姿典雅、端庄,芳香四溢,古人曾赞美到:“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花不仅美丽,它的根还是一味很好的药材。牡丹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传说唐朝武则天冬日醉酒,令百花开放,唯有牡丹抗旨未发,被贬洛阳。这倒使洛阳牡丹获得了“天下第一”的美称。
你知道植物怎么旅行吗?所有的树都有年轮吗?昙花为什么只在晚上开放?……想了解更多的为什么,推荐大家阅读《关于植物的N个为什么》,今天微讲座内容就选自这本书。
推荐阅读相关经典科普书籍:
1、《天涯芳草》
本书是一本讲述花草树木的博物学图书。作者本人有着几十年的植物搜集、分类、摄影和研究的经历,该书精心描述了植物的习性与美丽,一方面介绍植物学的有趣知识,另一方面渗透了对博物学价值的赞扬和对现代科学危机的反思。作者在本书中通过生动的文字和精彩的照片唤起了一个生气勃勃与人相亲相近的自然世界。
2、《花卉圣经》
本书的179幅花卉图谱,选自数十本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图谱画集。这些作品,代表着植物图谱绘画专业的最高水准,至今未被超越。这本书是人类最有活力的时期,蓬勃发展的科学、无穷探索和冒险精神所催生的产物。它包含着科学的专业精神和神圣之受,融最虔诚思想和高最超技艺于一体而再现世间的神奇美丽。
3、《美人如诗,草木如织,诗经植物图鉴》
本书以自然科学与古典文学邂逅的创意,把彩色图文应用到中国古典文学领域。以清楚的解说和清晰的照片介绍《诗经》中的135种植物,让读者在吟诵诗经时可以立刻看到诗经引喻植物的真实形象,帮助了解诗经之美以及诗经名篇在创作时的心境,同时也填补了以往《诗经》释意中对植物的介绍过于简略的缺陷。本书作者系植物学家同时对古典文学又颇为精通,故能成此佳作。